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镍铬不锈钢  >  产业链资讯 > 正文

中国汽车用钢需求高端化趋势明显

2018年,中国汽车工业市场未达预期,以负增长收局,但留下四大亮点: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小排量车异军突起、汽车出口业绩喜人、共享汽车受到消费者青睐。预计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呈“L”型平稳低速运行,全年增速为0~2%;汽车销量为2800万辆,消费钢材2240万吨;新能源车产量约为160万辆,拉动无取向电工钢消费8万吨。值得注意的是,汽车轻量化要求钢材强度达到1500兆帕~2000兆帕;轿车产量约为1200万辆,需使用钢管48万吨,其中无缝钢管为29万吨,焊管为19万吨。

2018年中国车市有四大亮点

进入2018年,维持高增长10年之久的中国汽车市场疲态毕露。2018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2.8%,其中乘用车市全线失速,2018年乘用车生产量为2352.9万辆,同比下降5.2%;销售量为2371万辆,同比下降4.1%;其销量占汽车总销量的84.4%,低于同期1.2个百分点。

在乘用车市“失速”背景下,车企两极分化。吉利、上汽、比亚迪和华晨宝马的乘用车销量呈两位数增长,上通五菱、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和神龙公司等的乘用车销量则呈两位数下滑。

同时,中国品牌汽车市场份额继续下降。2018年,中国品牌汽车销量为1416.7万辆,同比下降4.2%。

另外,汽车行业利润呈下降趋势。2018年前11个月,汽车业营业利润总额为5453.2亿元,同比下降6.0%。汽车经销商库存压力增大。截至2018年11月份,库存预警指数为75.1%,同比提高25.3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且始终高居警戒线之上。

不过,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仍有四大亮点。第一,新能源汽车一枝独秀,产销量分别为127万辆、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61.7%。第二,小排量车异军突起。2018年,多家车企将1.0升小排量动力引入A级家轿市场,小排量车如雨后春笋般增长。第三,汽车出口业绩喜人。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汽车(含底盘)全年出口量为121.6万辆,同比增长17.6%;出口额为148.54亿美元,同比增长11.3%。第四,共享汽车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2018年是共享汽车的投资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进入“汽车共享”“分时租赁”领域,利润丰厚的出行服务或将有效弥补车辆销售额的下降。进入共享汽车领域的资本从1000万元增长到1.5亿元,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达1.8万亿元。

2019年中国汽车用钢向高质量方向延伸

在2018年车市低迷的背景下,业界对2019年车市预测普遍持谨慎态度,一方面是出于对外部环境不明确的担忧,另一方面是对2019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忧。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指出,中国汽车产业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市场已经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低速平稳运行将是今后发展的常态。未来两三年内,中国汽车产销量曲线图应该是“L”型,而不是“V”型,因此,2019年中国车市应是一个“调整年”,不会大起大落。

2019年预计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长率为0~2%,销量在2800万辆~2856万辆(为计算简便,以2800万辆为基数测算钢材用量)。按每辆燃油汽车钢材用量为0.8吨计算,预计2019年将消费钢材2240万吨,其中板材用量为1300万吨,约占58%;长材用量为740万吨,约占33%;管材用量为100万吨,约占4.5%;其他钢材用量为100万吨,约占4.5%。管材中无缝钢管用量为60万吨,占比达60%;焊管用量为40万吨,占比为40%。此外,201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为3.25亿辆,预计维修用钢消费将达700万吨,其中优质型材和线材占50%,板材占35%,管材和其他钢材占15%。

同时,必须注意到,新能源车的崛起对钢材的质量要求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新能源车的官方定义中,普通混合动力车型(HV)属于节能汽车范畴,不属于新能源车,只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V)及纯电动力汽车(EV)才能称为新能源车。由于汽车采用了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导致汽车用钢在品种、质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纯电动汽车将彻底取消发动机、变速箱、排气及消音器系统,是汽车结构的一次嬗变,未来这些系统的钢材消费将明显减少,但会增加电机使用的硅钢片等的消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增加电机系统,这也就意味着原有发动机系统钢材消费减少的同时,增加了电机硅钢片等的消费。因此,未来无取向电工钢用量将增加,而特殊钢棒线材用量将减少。此外,易切削钢、机械结构用碳素钢、不锈钢用量也将减少。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每辆车所用的电动机由0.2毫米厚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制造,单台电动机重量为50公斤,假设2019年可生产新能源车160万辆,则无取向电工钢板材可消耗8万吨。

资讯编辑:罗强 021-26093811
资讯监督:刘芳芳 021-260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