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的钢铁网  >  镍铬不锈钢  >  产业资讯 > 正文

一个时代要终结?上海克虏伯已停产

据悉,不锈钢冷轧老牌企业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KS)2月份开始业已正式进入停产清库及处理后续事宜阶段,从1997年企业成立之期算起,在中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浪潮中,SKS业已坚持了近二十载。

SKS最早为克虏伯蒂森不锈钢有限公司与宝钢集团上海浦东钢铁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于2001年开始一期设备调试,包括一台森吉米尔冷轧机,一条光亮退火线,一台平整机,一条纵切线,一条横切线和一条钢卷修磨线。从2001年到2006年期间,又投产了两台森吉米尔冷轧机,连同一条热退火酸洗线和一条冷退火酸洗线,两条重卷线和一台拉矫机.整个合资项目现已建成,全部投资约为6亿美元,合计不锈钢冷轧产能29万吨,员工超过450人。

时间首先回到2012年,德国蒂森克虏伯宣布将旗下不锈钢业务Inoxum售予芬兰奥托昆普,因此此次并购也使奥托昆普接手了蒂森克虏伯所持有的上海克虏伯股份,不过对外公司名称仍旧予以保持,当时奥托昆普首席执行官曾表示,不会放弃SKS,亦不会退出合资公司。

然而此后中国不锈钢市场快速变迁,尤其是不锈钢产能快速增长导致的供应过剩压力逐步凸显,冷轧不锈钢产能大举释放,使得市场竞争快速加剧,作为对于生产普通不锈钢冷轧产品的SKS而言冲击也非常明显,自营业务量开始下滑。其实最早可追溯到2009年,公司开始逐步接受部分外部的加工订单,并一直维系到停产前。

再回到2015年10月,奥托昆普与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奥托昆普将向陆家嘴国际信托转让上海克虏伯55%的股权,并作为股东之一继续持有该合资公司5%的股权。

奥托昆普对此发表的看法认为,奥托昆普在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策略则是在特种不锈钢和定制方案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因此生产普通不锈钢冷轧的SKS虽然运营情况良好,但关键还是“具有吸引力”的交易价格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其资产负债表。

上海联交所数据显示,上海克虏伯截至2015年10月31日营收为21.02亿元,盈利1.79亿元;而在去年的2014年度,上海克虏伯营收为29.03亿元,亏损1.29亿元。

而奥托昆普方面,2014年净亏损4.39亿欧元,201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22亿欧元。

当然,奥托昆普之所以要出售股权,其另外一个主导因素在于,SKS所处的地块为世博片区,此前政府方面一直希望SKS可以搬迁,以开发这块土地的巨大商业价值。

此次股权出售后,由于宝钢和奥托昆普合计仍然持有45%的股权,加之奥托昆普亚太区总裁霍夫曼表态称,“陆家嘴国际信托已经委托奥托昆普来继续运营上海克虏伯。我们将继续在安全、品质和服务等领域,按照行业最高标准来运营工厂、服务客户”,这也肯定了上海克虏伯的整体运营水平不会因为控股股东易主而遭受影响,对于SKS合作客户而言,当时也算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不过很显然这颗定心丸失效的速度很快,时隔2个月,宝钢集团也宣布退出。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2015年12月11日公布的一份挂牌申请中,宝钢集团拟以19.3亿元的价格出售全部40%股权,上海克虏伯的评估净资产约为34亿元。相关媒体对此的报道曾给出了宝钢集团唯一的官方表态,宝钢集团新闻办称,“宝钢退出主要是考虑与控股股东一致行动”。

对此市场的分析也是一针见血,宝钢出手SKS股权主动瘦身原因在于对钢铁行业不看好,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钢市低迷环境和同质化竞争激烈的行情下,主动放弃低端市场,专攻高端市场。不过考虑到此次股权出售金额高达20亿元,也有看法认为宝钢此举也有改善资产负债的考虑,受八钢、韶钢等子公司的拖累,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曾表示整个集团“利润只能持平或略有盈利”。宝钢股份去年净利润下滑更是超过八成。

有市场消息称,此次股权挂牌后吸引了包括陆家嘴国际信托在内的多个买家,最终由于有老股东不放弃优先受让权的条款,陆家嘴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再获此次转让的40%股权,溢价多少尚且不知,也尚未见相关正式公告。

如果此次股权出售陆家嘴真的再入40%股权,意味着SKS的95%的股权落入其手,其行动具有完全的主导性,奥托昆普在丧失掌控权且无宝钢参与后,加快停产步伐也可以理解。据市场消息称,陆家嘴国际信托也无心继续运营SKS,毕竟其从事的主要是非钢产业。

如果按照投产日期算起,2001年SKS设备开始调试,此时国内的冷轧企业也仅有包括张家港浦项、宁波宝新以及太钢不锈在内这四家而已。在当时,中国的不锈钢还处于净进口的形态中,不锈钢冷轧消费量在150万吨左右,其中半数以上需要依靠进口来弥补,这对于当时的SKS而言发展形势得天独厚。

笔者进入不锈钢行业在2005年,以2006年当时中国的冷轧能分布情况来看,不锈钢冷轧产能主要集中在太钢不锈、张家港浦项、广州联众(旧名)、青岛浦项、天管元通(旧名)、SKS及宁波宝新这七家钢厂,合计当年的不锈钢产量也仅有200万吨,其中SKS占据了接近11%的份额,按照产量排名拍在第四位,前面三位分别为太钢不锈、张家港浦项、宁波宝新。在当时的国内市场而言,SKS凭借技术支撑的产品优势及产能规模优势对于市场的影响非常显著。

另一大优势可以影响市场的便是SKS的BA板,在2010年之前,宽幅BA板的生产也仅有太钢不锈、宁波宝新以及SKS三家主导,只可惜2008年克虏伯欧洲工厂着火导致SKS被迫抛下部分订单转向救火,很多客户在此间也相继流失给了竞争对手。

加之随着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不锈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天量投资促使需求增长引发大量新的冷轧项目投产,且产能的规模相对此前更大,近几年新的连轧工艺的兴起也开始改变传统企业此前确立的市场规则,SKS的生存便显得更加的艰难。虽然一部分代工业务可以有效的分担自营的风险,但在成本为王、利润微薄的当下,面临的压力也是日益的凸显。

随着SKS停产,可以代表的也仅仅是SKS时代的终结,对于奥托昆普而言也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了中国市场,特种不锈钢和定制方案领域进行差异化竞争是重点。

SKS的停产留下的待解问题还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便是其设备去向,有传某大型民企有意收购其设备,不过暂时都没有明确的消息公布;会否异地搬迁重开,也有企业伸出过橄榄枝,如果轧机还会重启,SKS延续的下来的话题伴随着中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就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