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钢铁 有色 煤炭 煤化工 石油 农产品 钢联数据 工程 招标 钢银电商 搜搜钢 及韵物流 国际 海运 期货 指数 技术 钢厂 会展 研究 快讯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非脱胎换骨不可

2014-06-27 11:40 来源:[ 我的不锈钢网 ]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非脱胎换骨不可至少在高端制造业、旅游业上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完全可以做成有声有色的大文章。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期正在密集调研,为即将出台的新一轮东北振兴政策做准备。实际上,东北已经历过一次“振兴”,为什么没有“兴”起来?最重要的原因,笔者认为是没有解决“兴”什么的根本问题。

多年来,“老工业基地”的问题始终困扰着东北:资源依赖的经济结构,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国有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十年前出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规划,原本就想解决这些问题,但由于“深层次”原因,还是走不出GDP增长的思维,本应通过结构调整来焕发“老工业基地”活力的振兴战略,却只在中央政府对一些“项目”给予支持下获得短期刺激增长效果,能源工业占比过高、国有经济占比太大,经济发展靠国有投资来拉动的基本结构依然如故。

随着能源价格持续走低,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东北三省这两年受到的冲击越来越大。黑龙江今年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1%,增速在各省中垫底。吉林一季度GDP增幅也只有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4个百分点。辽宁则刚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作为能源工业大省,黑龙江能源工业占比非常高,但一季度能源工业增速首次负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约50%的大庆油田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增加值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不能不担心新一轮“振兴”计划又将“沦为”短期的稳增长政策。有报道称,东北一些地方官员不仅没有摆脱原有发展思路,更没有准备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改革体制机制来实现“振兴”目标,仍然是“等、靠、要”,希望“国家层面”注入新动力,给予新的支持,希望发改委继续在大项目、大通道特别是重大生产力布局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以此“推动”老工业基地振兴。这样在原有结构上拉动增长的思路,能迈出什么“新”步伐?

事情明摆着,东北要振兴,非得完成“老工业基地”的“脱胎换骨”的改造不可。

资料显示,黑龙江有11个典型资源型城市,其中有5个已经属于衰退型城市,这些资源型城市占全省经济总量40%以上。随着资源的枯竭,以煤炭、石油为支柱产业的黑龙江至今尚没有出现能代替以上产业的支柱产业。吉林第一汽车制造厂和北车一直是国有股份占主导地位,体制机制弊端一直制约效率和创造力。东北地区需要培育内生动力,充分认识和利用本地的比较优势,通过新的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方式,实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东北当然还有土地和农业优势,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也有很大潜力。但在笔者看来,东北至少还在高端制造业、旅游业上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完全可以作成有声有色的大文章。

东北是名副其实的能源化工和重型车辆制造业基地。可以说目前国内几乎没有比东北更有成为“高端制造业”基地优势的地方了。曾傲视全国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北方机车制造厂、大庆石油开采、提炼加工、化工产品制造等等,这些企业和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发展,最需要加强的是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的培养。高端制造业的“高端”是个不断提升的标准,因此向高端制造业发展实际上是个不断技术进步的过程。第一汽车制造厂与德国奥迪品牌合作生产的都是最新款式奥迪,这本身就说明奥迪车的“高端”每年都有新的“高度”。据了解,合资的汽车制造厂,包括机车制造厂的“制造”已本土化,但核心部分,比如在汽车发动机和机车整体设计方面,还没有突破性成果。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端制造企业,需要具备突破产品核心部分的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以及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的持续创新的能力。

基于这样的思路,可否将第一汽车制造厂和机车制造厂在研发创新与制造生产环节做些重要调整,把生产制造工艺技术、已比较成熟稳定的零部件生产拆分外包给合格的民营中小企业,形成细化分工的卫星配套企业群,公司主体部分主要围绕主营产品的研发设计和创新,改进生产工艺和市场推广和销售呢?国内高端制造业的成功典范华为公司,大部分零部件都外包给中小企业,在华为15万员工中,48%是研发人员。

研发设计和技术创新是高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端产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持续研发能力是高端制造业的必要条件,也是保持“高端”制造的保证。当汽车和机车制造厂向研发大规模投入时,汽车和机车产业的高端制造业就诞生了。零部件外包至少可催生出数百家甚至数千家中小制造企业,再加上生产性服务业,大规模调动民营资金和有效投资需求,民企将得到巨大的发展机会,民营经济的活跃将形成经济的新活力。部件外包,形成制造业更专业化的生产环节,还能大大提升制造业效率。而不论发展旅游服务业,还是壮大中小民营企业,都会吸纳大量就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东北旅游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天时”和“地利”上。地处亚热带的海南岛,利用其冬季温暖宜人的气候和海岸沙滩的地理优势,不仅成了如今国人春节度假的主要目的地,而且已成一些人冬季生活的首选之地,部分退休人士已成了冬季在海南生活的半个海南人,旅游业和宜居养老由此成了海南经济的增长点。

东北地区以长白山的气候为特征,是国内夏季不可多得的最凉爽地区之一。相比较其他一些北方地区,东北基础设施更完善,交通比较发达,完全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和环境,打造“人和”的旅游产业。笔者多年前在泰国遇到一位德国夫妇。他们告诉我,他们每到冬季都会来泰国待一个月,住同样的酒店,走同样的地方,这次已是第23个年头了。问起原因,天气是最主要的因素。当然还有温馨的旅游服务、特产、风味小吃、景点,泰国从各种交通工具到不同景点的安排,在人性化服务上都下了不少工夫。

只要东北能进一步完善食住行玩的旅游产业链,在各个环节和细节上着力改善,提供更便利更舒适更人性化服务,完全可以成为国人“冬游海南夏游东北”的夏季休闲、度假、避暑圣地,如能打造“冬住海南夏住东北”的候鸟式旅游、养老基地,则旅游业完全能成为东北地区强大的新支柱产业。

总之,深化国企体制机制改革,抓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才是东北真正的振兴之道。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