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钢铁 有色 煤炭 煤化工 石油 农产品 钢联数据 工程 招标 钢银电商 搜搜钢 及韵物流 国际 海运 期货 指数 技术 钢厂 会展 研究 快讯

欧盟对华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案

2013-11-05 09:46 来源:[ 我的不锈钢网 ]

2010年9月30日,应欧盟不锈钢无缝钢管工业保护委员会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无缝钢管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041100、73042200、73042400、73044100、73044910、73044993、73044995、73044999、73049000。这是欧盟2010年发起的第7起对华反倾销调查。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09年7月1日~2010年6月30日,欧盟委员会初步选定美国作为计算中国涉案产品正常价值的替代国。

2011年6月29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无缝钢管作出反倾销初裁,裁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48.0%~71.5%的临时反倾销税。在本案中,没有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待遇。2011年12月20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无缝钢管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对中国涉案产品征收48.3%~71.9%的反倾销税。

二、对于本案相关调查结果的认定

1.对于损害的认定

(1)欧盟产业在初裁结果公布后,委员会没有收到任何对欧盟产业的定义和抽样欧盟生产商的代表性持有异议的主张,因此,初裁中的相关结论已经确认。

(2)欧盟的消费委员会没有收到任何有关欧盟消费方面的主张,因此,初裁中的相关结论已经确认。

(3)从涉案国家的进口各利害关系方均未对初裁中有关产品数量、市场份额和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变化的裁定提出异议,因此,初裁中的相关结论已经确认。①价格削减关于自中国进口产品价格削减的计算问题,中国出口/生产商以及欧盟产业均要求委员会进一步提供已应用在计算中的某些影响结果变量的信息(例如进口后成本、贸易水平和市场对质量的看法)。委员会披露了这些信息是如何确定的,从而满足了上述两方的要求,同时,确保遵守保密规定。某中国生产商提出评论意见后,委员会就价格削减的计算作出了微调。调整后的结果与初裁的结果相比,价格削减的差额和损害消除程度有不到1个百分点的变化。除了以上提及的变化外,委员会没有收到任何评论意见。因此,初裁中的相关结论已经确认。

(4)欧盟产业的经济状况初裁结果公布后,一些中国出口/生产商主张,委员会对损害的分析应排除某些指标。他们特别指出,欧盟产量和产能利用率下降的速度与欧盟消费下降的速度同步,因此,这些指标不应作为实质性损害分析中应当考虑的因素。关于此点,首先应该指出,《基本条例》第3(5)条规定,损害分析应审查“对产业状况有影响的所有经济因素和指标”。除倾销进口之外的有可能造成欧盟产业损害的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在“倾销进口与产业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中予以阐述。

(5)关于损害的结论由于没有任何其他评论意见,因此,初裁中的相关结论已经确认。

2.倾销进口与产业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1)倾销进口的影响以及经济衰退的影响一些利害关系方重申了他们在初裁阶段提交的主张,即欧盟产业遭受的实质性损害中有很大一部分应归咎于倾销进口以外的因素。一些中国出口/生产商特别指出,欧盟产业销量下降和市场份额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需求下降造成的,需求下降是由于经济危机导致的,而不是由中国倾销进口产品造成的。上述中国出口生产商进一步指出,在案件调查期,欧盟自中国进口产品的价格下降9%,而欧盟产业的产品价格下降了8%,价格降幅类似也表明,欧盟产业的产品价格下降完全是由于市场需求下降造成的,而非倾销进口产品的影响。

对于上述主张,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初裁认可了由于经济衰退及由此引发的需求下滑对欧盟产业状况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可令欧盟产业遭受损害。但这丝毫没有降低由中国倾销进口产品对欧盟产业造成的损害影响。在案件调查期,中国倾销进口产品在欧盟市场的份额大幅提升。实际上,倾销进口产品对欧盟产业的负面影响在欧盟市场需求下降期间比在经济快速增长期间更为有害。在整个调查期,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持续地以低于欧盟产业产品的价格在销售。此外,在调查期,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削减达21%~32%,中国进口产品的市场份额增长了7.9个百分点,占整个欧盟市场份额的18%以上。因此,一方面,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对欧盟产品产生了价格抑制;另一方面,进口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市场份额的不断提高也使欧盟产业扩大生产、提高产能利用率和增加销售量的目标成为泡影。其次,仅仅依据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或仅仅依据销售价格等损害指标推断出结论将会扭曲对案件的分析。例如,销售量的减少和市场份额的下降,再加上盈利能力的严重恶化,这三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倾销进口产品的价格抑制造成的。尤其是市场份额,在调查期,欧盟产业的市场份额比中国进口产品低3.6个百分点。鉴于上述情况,委员会确认了关于倾销进口产品和实质性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裁决。由于没有任何其他的评论意见,因此,初裁中的相关结论已经确认。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