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钢铁 有色 煤炭 煤化工 石油 农产品 钢联数据 工程 招标 钢银电商 搜搜钢 及韵物流 国际 海运 期货 指数 技术 钢厂 会展 研究 快讯

关于国内不锈钢产能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3-09-22 13:29 来源:[ 我的不锈钢网 ]

郝培钢

本周,有一家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机构报道称,“中国不锈钢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该报道交替引用国内某大型不锈钢上市公司副总和相关分会名誉会长本月初在上海召开的不锈钢大会上的讲话称,由于民营企业不锈钢产能大幅快速增加,产能过剩情况日趋严重,中国现有产能大约2400万吨,考虑在建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政府已经关注到产能过剩的问题,将逐步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境标准。由于产能过剩,新项目很难获得银行贷款。

读罢这则报道,还真是为我前不久所作《应当充分重视民营不锈钢发展的现状和前景》的报告欣慰,因为在这个报告中,我除了主题所阐述的论点之外,还特别对国内不锈钢业内“给人以‘歧视民营不锈钢’之嫌”的做法给予提示。如今看来,这不是“无的放矢”。确实需要再次提示国内不锈钢业界,不要“给人以‘歧视民营不锈钢’之嫌”,应当充分重视民营不锈钢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回到主题——《关于国内不锈钢产能问题的几点思考》。

首先,“由于民营企业不锈钢产能大幅快速增加,中国不锈钢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的论点是不能成立的,虽然这几年民营不锈钢产能发展很猛,工艺技术在创新,发展效率十分高。因为与此同时,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三家大不锈钢厂的产能也在增加,原有的两家外资不锈钢厂的产能在增加,尚有新建的外资不锈钢厂今年投产。所以,不能把中国不锈钢产能过剩的原因单一地归咎于民营企业。

更重要的是,如何认识所谓的产能过剩?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今年3月25日在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回答在场嘉宾提问时曾说,如果产能过剩是“适当的过剩”,政府乐见其成。他进一步解释说,只有适度过剩,才能有企业竞争,如果都是短缺,企业就没有动力。当然,他也同时指出,如果一个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就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并采取措施。并打比方说,比如一个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于75%或者70%,就值得警惕,因为这会引发企业间恶性竞争,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总而言之,产能过剩有其积极一面,但是产能严重过剩,就要密切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

那么,国内不锈钢行业是否存在所谓的严重过剩呢?按照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谈话中的“比如”提及的产能过剩的相关产能利用率数据,恐怕现在说中国不锈钢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还不一定适当。因为按照前述报道中所说,中国现有产能大约2400万吨,考虑在建产能,将达到3000万吨。关于今年国内的不锈钢粗钢产量,目前已知上半年是881~929万吨(不同机构统计略有差异),全年预测,不同机构预测也略有差异,其中,有1800万吨,也有1900万吨,甚至有2000万吨。用这几个数据简单计算一下,就可以得出,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为73.42%~77.42%,全年的产能利用率预测为75.00%、79.17%,甚至83.33%。总体上明显高于按照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谈话中“比如”中所说的70%和75%。至于将来产能可能达到3000万吨,不要忘记,之前有报道说,也是在这次会议上的这位名誉会长说,2020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将达到2500万吨,照此计算,产能利用率是83.33%。因此也很难得出严重过剩的结论。

当然,我这里并不否认中国不锈钢产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剩。但是,应当认识到,产能适当过剩有利于产品的品种开发、质量提升、成本降低,是消费者的福音。正如国家工信部部长苗圩3月25日在北京“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会上,回答在场嘉宾提问时所说,如果产能过剩是“适当的过剩”,政府乐见其成。他进一步解释说,只有适度过剩,才能有企业竞争。如果都是短缺,企业就没有动力。

更重要的是,不锈钢产品贸易的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这是由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性质决定。

因为,不锈钢是可以应用于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领域的产品。但是,全世界只有于少数地区贮存有铬、镍等不锈钢的主要原料,而且也只有少数国家和地区可以生产不锈钢产品。

消费的全球化和全面性,与矿藏和生产的局部性,客观上历史地、必然地决定了不锈钢贸易的国际化。

以全球金融危机以前的2006年和2007年为例:(由于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家和地区的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受到极大影响,相关数据受到扭曲,所以以2006年和2007年为例)

2006年全球不锈钢冷轧需求的33.27%是通过洲际贸易满足的(注:数据来源于CRU;所谓洲际是指其统计数据并非按照国家统计而是按照“亚洲、西欧、北美、拉美、东欧、非洲、大洋洲,以及中东、独联体”等区域统计,故称其为“洲际”,下同);不锈钢热轧需求的69.83%是通过洲际贸易满足的。

2007年全球不锈钢冷轧需求的33.28%是通过洲际贸易满足的;不锈钢热轧需求的66.59%是通过洲际贸易满足的。

如果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统计数据将明显大许多,如其中亚洲2006年不锈钢冷轧的总进口数据为38.9万吨,总出口数据为88.4万吨。事实上,当年仅中国的净进口就为51.5万吨;仅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净出口就为90.8万吨。

正因为不锈钢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性质决定了其贸易的国际化,不锈钢产品应用的全球化、全面性和原料与生产的局部性,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简单比较来评价产能是否过剩,而要从全球范围来讨论这一问题。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范围内各主要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国家与地区的产能情况。2007年,中国不锈钢冷轧板的产能与表观需求相比仅大于3.81%,而欧美日本则至少存在60%的过剩。如下图。

 

(注:数据来自CRU。2008年以来,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和日本,需求异常,故未采用。下同)

2007年,中国不锈钢热轧及酸洗和退火产能与表观需求相比仅大于8.13%,西欧过剩40%以上,美国过剩50%以上,日本过剩超过100%。

 

总之,就不锈钢而言,产能过剩是全球普遍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相比之下,中国的所谓产能过剩并非严重。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中国的不锈钢产能过剩问题不应当重视,而是说要正确认识,找到合理的应对策略。

我以为,在产能大于需求成为常态的情况下:

作为企业个体,“喋喋不休”地讨论所谓产能过剩没有实质意义。有意义的是,讨论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如何更具优势。

作为行业组织,“喋喋不休”地讨论所谓产能过剩也没有实质意义。有意义的是,搞清楚产业实际状况,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给政府提供合乎实际的产业信息,向政府提出有理有据的合理建议。这里特别提示,行业组织应当是整个行业的代表,而不是行业内部分企业的代表。

作为政府,“喋喋不休”地讨论产能过剩更没有实质意义。有意义的是,要深化改革,健全和完善产能进入和退出的市场机制。这里特别提示,政府需要加大节能环保等方面对产业的监管和约束作用,但绝不应当对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厚此薄彼,更不应当搞“拉郞配”式的所谓“提高产业集中度”等历史已经多次证明的,无理、无利、更无效的行政干预。

就此,与业内相关人士商榷。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