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钢铁 有色 煤炭 煤化工 石油 农产品 钢联数据 工程 招标 钢银电商 搜搜钢 及韵物流 国际 海运 期货 指数 技术 钢厂 会展 研究 快讯

关于国内不锈钢市场面临形势与问题讨论

2012-09-06 08:42 来源:[ 我的不锈钢网 ]

郝培钢

7月份,我曾经作过一个题为《回顾2012年上半年国内不锈钢市场两大看点:价格“跌跌不休”且“逢涨不涨、逢跌必跌”》的报告。提出几点讨论,一是上半年国内不锈钢市场不仅呈现“跌跌不休”的大势,而且是典型的“逢涨不涨、逢跌必跌”走势。二是不能简单地说国内不锈钢市场价格下跌都是LME镍价下跌的影响,还有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是必须正视的。三是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居然出现304冷轧卷比304热轧卷(白皮)价格居然出现低100~300元人民币/吨的不正常现象。这也同样反映了我们自己的问题,是必须正视的。

这里反复提出的,必须正视的,我们自己的问题究竟有哪些呢?

同样在7月份,国内两个大的不锈钢机构分别召开年会,年会上除了各自例行的事宜外,也都分别讨论了国内不锈钢面临的形势与问题:一个称,不锈钢行业面临产能、原料、成本三大问题;另一个称,不锈钢工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在进入低速增长期,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还将延续很长时期,必须做好长期过“严冬”的准备。

这两个机构对形势的分析与提出的问题都有一定道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国内不锈钢市场的一些现象,但距离认识国内不锈钢市场面临的根本问题,也都还有需要进一步讨论的余地。

首先看所谓三大问题之首的产能问题。两个机构都称目前国内不锈钢产业存在产能过剩,一个没有给出具体数据,只是泛泛而论地说,由于市场经济下的盲目竞争,造成了今天的产能过剩;一个则说,根据国内主要不锈钢企业的扩张计划,预计2012~2015年释放的产能为1130万吨,截止2015年底国内不锈钢产能可能达到2800万吨,而预计此时需求只有2400万吨,产能过剩400万吨。没有数据的泛泛而论,让我们无法进一步深入讨论,我们暂且不去管它;有数据的我们虽然也不知道其具体细目从而无法核实其准确性和正确性,但仅凭表面数据测算,产能2800万吨,需求2400万吨,产能利用率应当为85.71%,应当说基本属于正常水平。因为我们知道,按照公认的国际惯例,产能利用率在80%~90%之间即为供求基本平衡的正常水平。这个产能利用率的水平,与我近两年来多次报告中提到的产能利用率也是基本吻合的,只是具体数据存在一定差异。

我报告的数据是,截止2010年,中国建成不锈钢粗钢设计产能1900万吨,当年实际形成产能1400万吨,实际粗钢产量约1200万吨,产能利用率86%。属于供求基本平衡的正常水平。预计2015年,建成不锈钢粗钢设计产能2500万吨,当年实际形成产能2000万吨。不锈钢材需求约1500万吨,对不锈钢粗钢的需求约170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5%。属于基本正常水平。

还需要提及的是,适当的产能过剩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因为在产能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必然形成产业暴利,形成“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情形,不利于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品种研发等各项工作,也不利于消费者享用价值低廉的制品。

其次,讨论有关原料问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中国生产不锈钢,确实需要大量进口铬、镍,或者铬矿、镍矿等不锈钢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但是,除了南非和芬兰有两家规模在百万吨以下不锈钢厂有本国的资源优势外,世界上的其它主要不锈钢企业都存在不具有本国资源优势的问题,相比较而言,中国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2006年,我在一篇题为《中国不锈钢高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报告中曾经提出,综合分析全球资源分布,中国是发展不锈钢极具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之一:硫化镍矿主要分布于北极附近,造就了北美和欧洲早期不锈钢发展具有必然性,随着硫化镍矿开采的鼎盛期过去,目前占全球镍资源总量80%以上的氧化镍矿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特别是太平洋岛国,距离上中国明显比北美和欧洲更具优势;中国距离非洲、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印度等占全球储量90%以上的铬矿藏区域也有一定的地理优势。加之中国的焦煤等资源优势,中国当然是发展不锈钢极具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再次,关于成本问题的讨论。该机构主要提出的论点是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与过去比,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因为一是随着国家劳动法落实的不断深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各不锈钢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支出是在上升;二是随着国内不锈钢产业的快速发展,不锈钢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包括熟练工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不锈钢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支出也在上升。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不锈钢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支出仍然是比较低的,目前国内几家大的原国有不锈钢企业职工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多数在6~7万元人民币,民营企业的职工人均年收入水平相对还要低一些,而欧美等主要不锈钢企业员工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则在6~7万美元甚至6~7万欧元,比较起来我们还是有相当优势的。

更重要的是,早在两年前的一个报告中,我曾经提出,中国大量采用低品位红土镍矿火法生产的国产镍铁为中国不锈钢的低成本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这也进一步证明:中国不锈钢产业的高速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是发展不锈钢最具优势的国家和地区之一。

在当时的报告中,以2010年国际镍价格最高的4月份为例,分别采用LME镍、长江现货市场镍、国内市场含镍量为10%~15%的红土矿火法镍、国内市场铬铁、国内市场生铁的平均价格测算。

采用中国国内市场价格的精镍、铬铁、生铁为原料生产304,可以比采用LME价格镍和与国内同样市场价格的铬铁和生铁(事实上,欧美市场的铬铁和生铁价格也比国内市场高,只是我们这里主要是比较不同市场和形态的镍供给对不锈钢生产成本的影响,所以不再细算铬铁和生铁价格不同的影响,而采用了同样的铬铁和生铁价格,下面包括废钢在内的价格也同样)为原料生产304,国内产业可以比欧美产业生产成本低280多美元/吨(不含税),换算成含税的市场销售价格测算,则可以低2200多元人民币/吨。

考虑40%左右的不锈钢废钢返回原料,国内产业成本可以比欧美产业低180多美元/吨,市场销售价格可以低1400多元人民币/吨。

以上测算仅仅是使用了由于国产红土矿火法镍的影响而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国内精镍市场价格。如果使用国产红土矿火法镍的市场价格,则这个空间会更大。以全部使用国产红土矿火法镍的极端例子来测算,(虽然这种原料配比结构可能有些企业做不到,但确实有许多民营企业已经做到了)即仅仅使用含镍量为12%以上的国产红土矿火法镍和含铬量为50%的铬铁生产304,可以比欧美生产304的成本低700多美元/吨(不含税),换算成含税的市场销售价格测算,则可以低5000多元人民币/吨。

因此,应当说,与欧美日本等传统不锈钢生产国家主要企业相比,中国不锈钢企业是具有成本优势的。当然,不同时期,由于市场价格不同,这个优势也不同,但中国不锈钢企业与发展国家不锈钢企业相比,具有成本优势是确定无疑的。

关于目前形势分析的讨论。有一家机构称,不锈钢工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正在进入低速增长期,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还将延续很长时期,必须做好长期过“严冬”的准备。

这里,关于“不锈钢工业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的判断是正确的,与我过去两年在许多场合反复强调的,“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国内不锈钢在经历了介绍阶段、成长阶段的高速增长后,正在进入增长幅度逐步减退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成熟阶段”的前半部分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正在进入低速增长期,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还将延续很长时期,必须做好长期过‘严冬’的准备”这三个论点需要讨论。

首先,我们不知道其“低速增长期”的具体内涵与外延各是什么,如果仅仅从字面理解,所谓“低速增长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不存在的。从理论上说,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规律理论,“在经历了介绍阶段、成长阶段的高速增长后,应当进入的是增长幅度逐步减退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成熟阶段”。如下图。

从历史实践看,事实上,美国、日本、西欧等主要传统不锈钢生产和消费国家与地区早在10多年前,甚至20年前就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后,并没有进入所谓的“低速增长期”,而是进入了“增长幅度逐步减退甚至出现负增长”的阶段。如下图。

 

其次,所谓“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还将延续很长时期”,也令人难以理解。从理论上说,进入“成熟阶段”的产品不应当是进入“微利”阶段,而应当是由之前“成长阶段”的高利润水平阶段逐步进入社会平均利润水平阶段,如上面的“产品生命周期”图所示,只有进入“衰退阶段”才可能出现“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从实践中看,虽然欧洲一些不锈钢企业出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国内有的外资或国有不锈钢大企业也出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但是,目前许多民营不锈钢企业并不存在“微利甚至亏损”的问题。特别是一些采用全国产镍铁生产300系的民营企业还过得比较滋润,一些采用“自产镍铁铁水热装至AOD(或GOR)工艺”生产不锈钢的民营企业甚至利润水平还相当可以。有的国有不锈钢大企业过去全流程自己干的时候是“微利甚至亏损”的,但是与民营不锈钢企业合作之后,不仅不亏损,反而也过得滋润起来就是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例证。所以,不要说所谓“全行业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只是一些经营方面存在问题的企业出现了“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更不要说这种“微利甚至亏损”的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期”了。

再次,所谓“必须做好长期过‘严冬’的准备”,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一是无论自然界还是经济领域,都不存在普遍而广泛的长期“严冬”,除了南北极和珠穆拉玛峰;二是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LME镍价跌落到9000美元/吨以下,许多不锈钢企业停产50%时,都不是“严冬”,现在为什么反而成了“严冬”?总之,当前国内不锈钢产业进入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是一个很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历史阶段,不能说是“严冬”,更不能说是长期的“严冬”。

那么,当前国内不锈钢市场和产业面临的形势或者说根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概括起来说也很简单,当前国内不锈钢市场和产业面临的形势或者说根本问题就是,无论整个中国经济,还是国内不锈钢自身的历史发展,都客观地提出了“转型”要求,而我们自身还远远不能适应的问题。

整个中国经济的历史发展客观地提出的“转型”要求,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已经提的很多,也很精辟,不必赘言。

关于国内不锈钢自身的历史发展,最根本的就是我近两年来一直在讲的,按照产品生命周期规律,国内不锈钢在经历了介绍阶段、成长阶段的高速增长后,正在进入增长幅度逐步减退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成熟阶段。

如何做好这两个方面的“转型”,就是摆在中国不锈钢市场和产业面前,最大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问题。




[需要查看更多数据,请免费试用钢联数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