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钢铁 有色 煤炭 煤化工 石油 农产品 钢联数据 工程 招标 钢银电商 搜搜钢 及韵物流 国际 海运 期货 指数 技术 钢厂 会展 研究 快讯

苏中一带不锈钢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瓶颈

2008-05-13 08:36 来源:[ 我的钢铁 ]

如果是“灵活性”是民营企业一次腾飞的引擎,那么“技术性转型”就是民营企业实现二次腾飞的动力机。

在“联合+重组”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征:“从局部突出转向整体推进实现技术型升级改造”越为凸出。

据江浙沪中小型不锈钢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在所调查的40家中小企业中,3/4的企业仍以传统的中频感应炉或电磁炉来炼钢,只有1/4的企业采用AOD炉来炼钢,整体型材炼钢设备还比较落后,质量较低。虽然依靠“小产品形成大市场”的戴南镇已发展成“集聚效应”明显的产业群经济,然而,综观整个行业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问题无时不在。

戴南是一个中小民营企业经济城集聚地。这两年来,民营不锈钢经济日益壮大,但发展瓶颈也日益显露。据戴南当地企业透露,虽然民营企业注册和税收得到了一定规范,实施公司属地化,消除了过快增长中的泡沫,但也让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受到一定的制约,在商务成本越来越高的成本下,民企的注册手续更规范了,政策执行更为严格,但对于需要宽松环境成长的中小民营企业而言,却感到手脚受到了束缚,因为在过去1个星期能办好的事情,现在需要3个月。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深切感受就是:多年来,“规范”与“发展”这对矛盾总不能“对立统一”,总是一讲规范,发展就慢下来。而且,政策何时从严,何时从宽,谁都说不清楚。而对于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民营企业而言,因为政出多门,政策不透明和不连贯,感到无所适从。

在经济多元化的时代,不少企业都在发展的过程中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于是他们会计划建一个新厂房包括在新厂房投产新的设备等等。但是土地、环保、消防、劳动、电力等各个政府部门都要审核,而且每个部门都各有一套标准和审核程序,时间快慢由部门掌握。如果要完全走程序、等审核,厂房建设时间只能推迟,时间往往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时间。企业老总感叹:“如今市场竞争激烈,厂房建设晚半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实在没办法,我只能直接打电话给区领导,才比较快地通过审核。总不能老给区领导打电话,以后碰到类似问题,如何协调解决,心里没谱。”一家在不锈钢领域颇有名气的民企老板说,最怕的是政策没有连贯性,比如退税政策、土地政策等等,有时政府部门领导一换,程序和做法就会发生变化,这让民企很为难。所以要帮助民营企业突破种种瓶颈,不能仅靠一纸公文打开局面,而要加强针对性,多一些“一企一策”。

但是民企到底需要什么?只有摸准了他们的需求,政策才能对症下药。其实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遇到的瓶颈是不一样的———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集中反映的是各类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但是更具创造能力的一些企业则表示,人才瓶颈越来越明显地制约了企业发展;处在更高阶段、增值能力更强的企业,其渴望的则是能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在走访戴南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因为遇到人才瓶颈问题而难以更好地拓展发展道路,很多大学生因为戴南是个乡镇而不愿“下乡”。

再者就是民营企业遇到危机该如何应付?戴南有个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前两年发展形势一度很好,但由于扩张过猛,资金链吃紧,如果当时能得到资金支持,就不会外实中空。而在国外,不少政府部门对于中小企业都有“危机处理机制”,曾有一家有着几百名员工的企业濒于破产时,政府部门经过调研后就注入一笔资金,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在政府看来,如果该企业破产,将有数百名失业人员成为政府负担;但如今政府只花少部分资金救活企业,就可以长期解决数百人的就业问题,可谓“小投入,大收益”。有专家提出,无论从促进就业角度,还是从扶持民营企业发展角度看,相关的危机处理机制亟待建立,能不能借鉴国外一些做法,在政府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来服务民营企业。

那么对发展中的民营企业该如何取舍?从规模效应来看,不少专家都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认为这是“最有生命力的新道路”。通过集群式发展,单个小企业才能实现大合作,破解规模小、资产少、人才不足,信息欠缺的难题,在资源共享、联合创新中实现可持续增长。苏中一带初见成效目前只有戴南不锈钢产业集群,江阴、苏州一带的不锈钢经济尚未形成集聚化。戴南在集群效应发展的过程中打造了一个开放式的钢材贸易电子交易平台—“戴南不锈钢交易城”,使钢材交易的价格更具透明化,这样就能实现公平竞争,减少内耗,实现增值服务。


相关资讯